轮椅车作为行动不便人群的重要代步工具,其安全性和耐用性直接关系到用户的使用体验与生命安全。小脚轮总成是轮椅车转向和稳定性的核心部件,长期承受动态负载、复杂路面冲击及频繁转向摩擦。为确保其性能可靠,开展系统性耐用性测试至关重要。本文从检测范围、项目、方法及仪器等维度,深入探讨小脚轮总成的耐久性评估体系,为生产质量控制和产品优化提供技术参考。
小脚轮总成耐用性测试需覆盖以下对象与场景:
耐用性测试需针对小脚轮总成的关键性能指标展开,主要包含以下项目:
采用循环加载法,通过液压伺服系统对小脚轮施加周期性垂直载荷,频率设定为1-2Hz,测试周期通常为10万次至50万次。过程中监测轮体开裂、轴承卡滞等失效模式,并记录首次故障发生时间。
使用扭矩传感器测量小脚轮在恒定转速下的旋转阻力矩。测试前需预加载额定重量,并在不同表面摩擦系数(如水泥地、地毯)下进行对比分析,确保转向灵活性符合ISO 7176-5标准。
依据GB/T 18029.8规范,使用落锤冲击试验机对轮体进行垂直冲击。测试能量根据轮椅车类别分为15J(室内型)和30J(户外型),冲击后检查轮毂是否开裂、轮缘是否脱离。
将金属部件置于盐雾试验箱中,按ASTM B117标准连续喷雾48小时,观察表面锈蚀面积是否超过5%,并评估涂层附着力等级。
通过系统化的耐用性测试,可全面评估轮椅车小脚轮总成的可靠性,识别设计缺陷与材料短板。建议企业结合测试数据优化轮体结构(如增加加强筋)、升级轴承密封技术,并建立寿命预测模型。未来,随着智能传感器和数字孪生技术的发展,实时监测与虚拟测试的结合将进一步提升测试效率和产品迭代速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