引言
农药工业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支撑产业,其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物质,若未经有效处理直接排放,将对水体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。为此,我国制定了《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》(GB 21523-2008),明确了农药企业废水排放的限值要求及检测规范。本文从检测范围、检测项目、检测方法及仪器等方面,系统阐述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检测技术与管理要求,为行业合规排放和技术升级提供参考。
一、检测范围
农药工业废水检测覆盖生产全过程,主要检测对象包括:
- 原药合成废水:含有机中间体、未反应原料及副产物;
- 制剂加工废水:含表面活性剂、溶剂和悬浮颗粒物;
- 清洗废水:来自生产设备、储罐的冲洗水;
- 末端处理系统出水:经处理后的外排废水。
此外,检测范围还涉及厂区雨水排放口、事故应急池等潜在污染源,确保对突发泄漏事件的监控。
二、检测项目及限值要求
根据标准要求,农药废水需检测以下核心指标:
- 有机污染物类:总有机碳(TOC)、化学需氧量(COD)、苯系物、酚类化合物;
- 重金属类:总砷、总汞、总镉、六价铬;
- 常规污染物类:pH值、悬浮物(SS)、氨氮、总磷;
- 特定农药成分:如有机磷、拟除虫菊酯等原药残留。
例如,COD排放限值为80 mg/L,总砷不得超过0.5 mg/L,苯系物浓度需低于1.0 mg/L。不同农药类别还需执行特定污染物补充标准。
三、检测方法与技术解析
1. 有机物检测方法
- 气相色谱-质谱联用(GC-MS):用于苯系物、有机磷农药的定性定量分析,检出限可达0.01 μg/L;
- 液相色谱(HPLC):适用于热不稳定化合物如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检测;
- 紫外分光光度法:快速测定TOC和COD,需配合消解预处理。
2. 重金属检测方法
- 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:测定总砷、总汞等元素,需经硝酸-高氯酸消解;
-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(ICP-MS):多元素同时分析,灵敏度达ppt级;
- 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:专用于六价铬的比色测定。
3. 常规指标快速检测
- pH值采用玻璃电极法在线监测;
- 悬浮物通过0.45 μm滤膜重量法测定;
- 氨氮使用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。
四、关键检测仪器与设备
- 在线监测系统:安装COD、pH、流量等在线传感器,实现实时数据采集;
- 实验室分析平台:配备GC-MS、ICP-MS、离子色谱仪等精密仪器;
- 样品前处理设备:包括微波消解仪、固相萃取装置、高速离心机;
- 便携式检测箱:用于突发污染事件的现场快速筛查。
五、标准实施难点与对策
实际检测中常面临以下挑战:
- 复杂基质干扰:农药废水成分多样,需优化前处理步骤;
- 痕量污染物检测:需采用高灵敏度仪器并建立标准曲线;
- 企业自检能力不足:建议第三方检测机构参与监督性监测。
结论
农药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检测是环境监管的重要技术支撑。通过精准的检测项目设置、科学的分析方法选择和先进的仪器配置,可有效评估企业排放合规性。未来需持续推动检测技术智能化升级,完善污染物清单动态更新机制,同时强化企业主体责任,共同促进农药行业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。

了解中析
实验室仪器
合作客户
